初心依然,书香依旧

初心依然,书香依旧

hyde12345 2025-08-19 装修奥秘 1 次浏览 0个评论

上届上海书展被戏称为“上海敲章展”,而今年则出现了“上海文创展”的调侃。首次设立的阅界夜市也让部分读者怀疑,觉得“烟火气”冲淡了“书香味”。

上海书展服务于多种对象和城市文化发展,今年更提出“不止于书,不止于展”的口号,不同需求必然带来不同的声音,但我们仍然能相信这一上海文化品牌将持续创新和进化。

2025上海书展落幕。

这是上海书展的第21个年头,“奔三”的上海书展面临着全新的局面。

什么局面呢?首先是上海书展已办了20届了,无论从主办方、出版社还是读者的角度看,都需要更多更新的刺激,更符合当下时代需求的“玩法”。这是上海书展迈向下一个十年的开局之年,创新变革是作为老牌书展的内在动力。

其次也是更为迫切的动力是当下的图书出版市场环境。今年上半年,国内整体图书销售境况不佳,出版社亟需上海书展这样的大平台提振士气。

内在动力和外部环境的双重压力下,“奔三”的上海书展需要打好这场开局之战、破局之战。

七天过后,本届书展共接待市民读者超38.2万人次,同比增长28.4%;图书销售总码洋6472.7万元,同比增长31.6%;文创产品销售收入1017万元,同比增长100.1%;全市共举办1267场阅读活动,同比增长23.8%;出票39.58万张,其中现场售票2.62万张,阅界夜市6天销售收入64.8万元,外省市来沪观众占比25%,文旅商体展联动溢出效应凸显。

从数据上看,上海书展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,令人振奋。但也不能忽视一些声音。

上届书展被戏称为“上海敲章展”,而今年则出现了“上海文创展”的调侃。首次设立的阅界夜市也让部分读者怀疑,觉得“烟火气”冲淡了“书香味”。

这些声音值得被听见,也一定会被倾听和珍视,因为它们来自关心书展、热爱阅读的读者。这些读者希望上海书展能葆有初心,长盛不衰。

但在初心这块,读者们并不必太过担心。事实证明,本届上海书展依然是书展,图书展销依然是根本。

本届上海书展依然将引领主流价值、主推精品力作放在了首要位置。

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是本届书展的关键词。《胜利与和平——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连环画典藏》《上海抗日战争史》等抗战主题图书首发。海派连环画《不屈的手指》《白纸黑字》签售队伍绕了中央大厅一圈,许多读者一口气买了六七本送孩子。

各种以书为媒的研讨会、作家见面会、作品分享会等活动依然是上海书展的重头戏。2025开明出版传媒上海论坛深入探讨中国出版“走出去”的数字化转型和全球传播;中国作协“行进的风景”已连续三年在书展落地;“旧书新知”全国邀请展,首次以中宣部首批“旧书新知”试点8省市全阵容的形式,聚集各地古旧图书,开展业界合作交流,面向市民读者集中展销;上海书展·知识博主大会联动杨浦区,推进落实“沪九条”,推动互联网优质内容供给。除国际文学周、七天七堂课等原有品牌活动外,本届书展上海书城主会场还推出了阅文十周年“让好故事生生不息”IP主题展、“向大师致敬”七天七讲、“一腔一调皆有书”等系列阅读活动。

上海全市各级图书馆、实体书店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、“家+书屋”等全民阅读阵地活动一样精彩纷呈。“新发现科普书单”登上黄浦江游轮,国内第一部卡丁车主题科普漫画在嘉定区首发,徐家汇书院结合中国电影120周年举办“寻光之夜”嘉年华,“名家海岛行”走进崇明,松江胡光村开启“家风共读分享会”,奉贤组织“我为阅读代言家庭亲子朗读大赛”等,进一步畅通了书香惠民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因此,不管是数据还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案例,都在讲述着上海书展初心依然,书香依旧。

只不过在书香之外,本届上海书展还希望增加点烟火气,提出了“不止于书,不止于展”的口号。

什么是“不止于书,不止于展”?就是做图书+,做展览+,做文化+,就是做文体商旅展联动发展。

毫无疑问,在当下的图书市场环境下,在越来越多文化娱乐消费产品供给下,图书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,越来越强大,怎么留住存量读者,吸引年轻人群走近阅读、爱上阅读,是每一个图书相关从业者都不得不思考的问题。

不得不变,必须得变,至少先把人们的注意力拉过来。在图书行业,文创可能是目前最好也最为现实的抓手,在展览领域,追寻溢出效应也本就是题中应有之义。这也是现在世界各地书展以及图书行业的普遍做法,正如一位IP显示在韩国的读者评论所言,今年六月首尔国际书展文创就是重头戏,韩国现在大型书店里,几乎可以说图书和文创二分天下。

这并不是说做文创等溢出措施和图书展销之间是非此即彼的,文创多了,图书就少了。相比去年,今年文创销售增加了,结果呢,图书销售也再创新高。如此看来,文创和图书是相辅相成,互相成就的——起码在上海书展上是这样。

我们无法统计到底有多少人原本没有买书的欲望,但被文创也好,夜市也好,嘉年华氛围也好吸引了,走进场馆,偶然间起心动念或与某本好书不期而遇。哪怕从此多了一个爱书人,也是好的。

正如澎湃新闻此前评论《上海书展风华正茂,出新守诚铸就文化品牌》所言,上海书展从来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,更不是为了噱头而创新,上海书展每一个“首次”,每一个微小的改变,都是基于服务意识和以需求为导向。

上海书展要服务的对象是多元的,有读者,作者,出版社,还有城市文化发展。不同的对象带来不同的需求,不同的需求之间势必会有相抵牾的时候,也就难免会有不同的声音。

不同则意味着价值,意味着提升的可能:各家的文创产品能不能进一步创新,真正做到既文又创?夜市的摊位能不能进一步筛选,让烟火气和书香味更协调?

秉承上海敢为人先的精神,上海书展不满足于因循过往,一直在寻求突破与进化。而秉承上海兼容并包的品格,上海书展一定会乐意倾听各种声音,持续优化读者市民的逛展体验。

让我们相信上海智慧,也给予锐意进取的书展以耐心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初心依然,书香依旧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1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